校属各单位:
为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,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发生时,能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,切实提高学校突发事件(地震)应急处置综合能力。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,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,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,确保在地震、突发事件等灾害来临时,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、高效、有序地进行,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,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。同时通过演练培养学生听从指挥、团结互助的思想品德,加强和提高各部门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工作协同、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。我校决定于2017年5月18日(星期四)10时30分开展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,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:
演练安排
1、演练内容: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;
2、演练对象:正在教学楼上课的全体师生;
3、演练时间:2017年5月18日(星期四)10时30分
4、学生疏散后的安全场地:足球场
疏散演练程序
(一)演练报告程序
1、10时30分,校园广播提示:各参演单位请注意,地震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,请各就各位,做好演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。
2、10时32分,副总指挥用对讲机向总指挥汇报,报告词:“报告总指挥,现发生地震,请求启动地震疏散应急预案”,总指挥回答: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”。
(二)演练撤离程序
1、10时33分信号员发出第一次“地震警报”信号,地震警报信号为:防空警报、报警时间30秒。
2、听到地震警报响起后,楼道内疏散人员立即告知学生,发生了地震,要求学生不要慌乱,紧急避震,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、闭眼,下蹲在各自的书桌侧面,尽可能用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。
3、10时33分30秒,信号员第二次发出防空警报,第二次防空警报为疏散警报。听到疏散警报后,现场总指挥利用广播下达命令:“全体师生请注意,现在发生了地震,请大家不要慌张,听从指挥,马上有秩序地紧急避险、紧急疏散。”各楼层靠门最近的同学立即把门打开,楼道内疏散人员立即组织学生从1楼至5楼先后顺序向外疏散,疏散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成一路纵队有序疏散,学生双手护头,要冷静、沉着,不要慌乱,听从老师指挥,有秩序地撤离,撤离过程中尽量压低身体,小步快移。特别注意楼梯拐角处,避免拥挤,造成踩踏,安全从教学楼向足球场集结,到达撤离集结区域后学生双手护头迅速蹲下,各楼层工作人员马上清点人数,并将人数清点情况报告副总指挥,由副总指挥报总指挥。
4、10时35分,信号员第三次发出防空警报,第三次防空警报为解除地震警报,此时各辅导员清点完人数,总指挥小结讲评,领导讲话,地震疏散演练科目结束,总指挥宣布,本次演练圆满结束,所有人员方可有序撤离。播放时间10秒,中间停5秒,反复播3次。
注意事项及要求
(一)、演练预案分别报省教育厅学校保卫后勤处、昆明市经文保分局、嵩明县公安局国保大队、嵩明县公安局治安大队、职教基地管委会综合执法局、龙保派出所。
(二)、演练疏散过程中,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指挥好每一楼层的学生疏散,特别是楼梯拐角处,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,发现问题,及时报告副总指挥和总指挥。
(三)、演练前各二级学院辅导员或班主任要预先到班级告知每位学生,并向学生说明情况,演习中不要慌乱,是对地震疏散过程预防性、模拟性的练习。
(四)、所有参演师生需认真对待,禁止学生在疏散过程中嬉笑打闹及脱离逃生疏散路线。
(五)、演练前要在演习楼道临时张贴疏散线路指示标志,辅导员或班主任要对学生讲解清楚。
(六)、演练完成后,各有关部门对各自负责的环节认真分析、总结经验,以便今后演练工作做得更细、更好。
演练安全出口示意图

全出口疏散安排:
(1)一楼疏散安排:109、110、111、112教室内师生从③号出口疏散;113、114、115教室内师生从⑤号出口疏散;
(2)二楼疏散安排:210、211教室内师生从①号出口疏散;201、202、203、204教室内师生从②号出口疏散;208、209、212、215教室内师生从③号出口疏散;205、206、220教室内教师从④号出口疏散;
(3)三楼疏散安排:311、312、313、315教室内师生从①号出口疏散;301、302、303、304教室内师生从②号出口疏散;308、309、310、316、317教室内师生从③号出口疏散;305、306、307、320、321、322、323教室内师生从④号出口疏散;
(4)四楼疏散安排:401、402、403、404教室内师生从②号出口疏散;413、414、415、417教室内教师从①号出口疏散;408、409、410、411、412、418、419、421教室内师生从③号出口疏散;405、406、407、422、424、425教室内师生从④号出口疏散;
(5)五楼疏散安排:507、508、509、510、511、513教室内学生从③号出口疏散;501、502、515、516教室内师生从④号出口疏散。
转载:云南城建学院微信公众号